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李至北宋 947 — 10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01 【介绍】: 真定人字言几
七岁而孤,为内臣李知审养子。
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
通判鄂州,擢著作郎直史馆,累迁右补阙知制诰
八年,拜参知政事
雍熙初,谏太宗亲征范阳,以目疾求解机政。
命兼秘书监,总秘阁藏书。
淳化五年,兼判国子监总领校雠、刊刻七经疏。
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主张弃灵州,安抚西夏
后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徙知河南府
李昉以诗相酬,有《二李唱和集》。
全宋诗
李至九四七~一○○一),字言几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太宗太平兴国初进士,释褐将作监丞通判鄂州
知制诰直史馆
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为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雍熙初,加给事中,兼秘书监
淳化五年(九九四),兼判国子监
至道初,为太子宾客
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
咸平元年(九九八),授武信军(一作武胜军节度使,徒知河南府
四年卒,年五十五。
侍中
宋史》卷二六六、《隆平集》卷六《东都事略》卷三六有传。
 李至李昉多唱和诗,有一九一四年罗振玉辑《宸翰楼丛书》本《二李唱和集》一卷。
今以丛书本为底本,录诗八十五首,又从《翰苑群书》等录诗三首附后,编为二卷。
全宋文·卷一三一
李至九四七——一○○一),字言几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太平兴国进士,释褐将作监丞通判鄂州
累迁右补阙知制诰
八年,为翰林学士,寻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雍熙三年,以目疾解参政
后兼秘书监判国子监
至道初,兼太子宾客
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复以目疾求去,授武胜军节度,徙知河南府
咸平四年卒,年五十五。
宋史》卷二六六有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柯培元
全台诗
柯培元(?
~?
),字复子号易堂
山东历城人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恩科举人
善诗文,精金石。
道光十五年(1835),由福建瓯宁知县调署噶玛兰厅通判十一月十七日到任,至十二月十六日卸任,仅一月即去。
离台后纂成《噶玛志略》,凡十四卷,自〈天文〉以至〈杂识〉共三十三志,约十二万馀字。
记事止于道光十五年(1835),颇为详瞻。
原稿今藏南京图书馆1961年在台有《台湾文献丛刊》第九十二种之点校本流传〖参考柯培元噶玛志略罗振玉〈跋〉、百吉(夏德仪)〈后记〉。〗。
以下诗作据清代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施懿琳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钟体志
钟体志字泽生射洪人
同治丁卯举人,官新喻知县
有《澡雪堂诗钞》。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杨树
简介
字珍林
清同治丁卯(1867)举人历官中书,加侍读衔;秩满出守,历任山西蒲州府太原府伐理提学使,升授甘凉道司。
所至振兴学校,矜恤孤寡,厘清积弊,故实惠在民,今晋人士犹讴思不置。
公尤长于文学
未仕时在里授徒,英隽多出其门。
所著《澡雪堂集》也,梓行于世。
(《续修安顺府志辑稿》卷十六)
澡雪堂诗·自序
自少好为五七字句,同治癸亥(1863)独山莫芷升庭芝先生教授郡学,持业以请。
先生旁批细注,有如笺释,谓全卷无一完善之作。
指示诗学,约不宜轻看近时刻集,取手钞冯氏《诗纪》、郭氏《乐府》、各家批注杜、韩、李(义山)、苏《纪评》各种,益以唐、宋名集,读久,当有心得。
洎游蜀,游江右,居京师,间有作,不敢示人。
光绪丙子(1876)清镇文比部云衢天骏,点定一次。
丙戌(1886)思南程太史少珊棫林点定一次。
丁亥(1887)遵义唐中丞鄂生炯点定一次。
自此,庋置行箧二十馀年。
宣统纪元(1908)中伏,简放甘凉,交卸学篆。
公馀得暇,取全稿芟薙大半。
由甲子(1864)迄庚子(1900),釐为四卷:在籍时曰《蔗梢集》,游幕时曰《萍踪集》,官内阁时曰《对薇集》,游滇后入京时曰《焦桐集》。
三十七年中,得古今体二百四十九首,藏于家。
夫诗之衰,衰于作诗者之多,亦衰于作诗者之易。
昔人谓东坡如郊、岛,苦吟不至于伤率伤漫;、白如老杜,精细不至于病轻病俗。
诗存矣,使读者不知为何许人,外观有耀,中实无物;入耳铿锵,咀嚼寡味,无人品焉有诗品?
昌黎云:有志乎古者希矣!
志乎古,必遗乎今,惟不与时贤较短长,斯能与古人证气脉。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聊以示子孙而已。
宣统元年己酉(1909)六月安顺杨树自序并书,时年六十有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杨树
简介
字珍林
清同治丁卯(1867)举人历官中书,加侍读衔;秩满出守,历任山西蒲州府太原府伐理提学使,升授甘凉道司。
所至振兴学校,矜恤孤寡,厘清积弊,故实惠在民,今晋人士犹讴思不置。
公尤长于文学
未仕时在里授徒,英隽多出其门。
所著《澡雪堂集》也,梓行于世。
(《续修安顺府志辑稿》卷十六)
澡雪堂诗·自序
自少好为五七字句,同治癸亥(1863)独山莫芷升庭芝先生教授郡学,持业以请。
先生旁批细注,有如笺释,谓全卷无一完善之作。
指示诗学,约不宜轻看近时刻集,取手钞冯氏《诗纪》、郭氏《乐府》、各家批注杜、韩、李(义山)、苏《纪评》各种,益以唐、宋名集,读久,当有心得。
洎游蜀,游江右,居京师,间有作,不敢示人。
光绪丙子(1876)清镇文比部云衢天骏,点定一次。
丙戌(1886)思南程太史少珊棫林点定一次。
丁亥(1887)遵义唐中丞鄂生炯点定一次。
自此,庋置行箧二十馀年。
宣统纪元(1908)中伏,简放甘凉,交卸学篆。
公馀得暇,取全稿芟薙大半。
由甲子(1864)迄庚子(1900),釐为四卷:在籍时曰《蔗梢集》,游幕时曰《萍踪集》,官内阁时曰《对薇集》,游滇后入京时曰《焦桐集》。
三十七年中,得古今体二百四十九首,藏于家。
夫诗之衰,衰于作诗者之多,亦衰于作诗者之易。
昔人谓东坡如郊、岛,苦吟不至于伤率伤漫;、白如老杜,精细不至于病轻病俗。
诗存矣,使读者不知为何许人,外观有耀,中实无物;入耳铿锵,咀嚼寡味,无人品焉有诗品?
昌黎云:有志乎古者希矣!
志乎古,必遗乎今,惟不与时贤较短长,斯能与古人证气脉。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聊以示子孙而已。
宣统元年己酉(1909)六月安顺杨树自序并书,时年六十有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慧超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新罗国(今朝鲜南部)僧人
玄宗时经西域至五天竺求法。
开元十五年(727)行至安西
著有《往五天竺国传》3卷,慧琳一切经音义》为其作音义。
原书不存。
敦煌遗书伯三五三二存此书残卷,约数千字,其中存其自作诗5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
事迹即据此残卷,并参罗振玉雪堂校刊群书叙录》卷下。
全唐诗补逸
慧超新罗国僧人
开元中曾远赴五天竺国,经我国唐时安西等地。
诗二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国维清末民国初 1877 — 1927年5月3日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1901年日本留学,次年因病归国,执教于南通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1906年罗振玉,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
1916年,赴上海仓圣明智大学教授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
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
翌年,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
1925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史新證、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并称“五星聚奎”。
1927年6月,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遗书中有“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之语。
陈寅恪称其“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静安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
著有《观堂集林》、《宋戏曲考》、《曲录》、《人间词话》、《人间词》、《殷周制度论》等。
词学图录
王国维(1877-1927) 字静安,一作静庵一字伯隅号观堂初名国桢
浙江海宁人
诸生
光绪二十七年(1901)留学日本,入东京物理学校。
病归。
学部总务司行走。
民国,受聘为清华研究院国学导师。
一度为清废帝溥仪召为南书房行走
民国十六年(1927)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为近代学术大家,考证上古史最见功力。
早年治美学、戏曲学,亦有成就。
论词倡"境界说",影响深远。
诗不多作,词尤工,往复幽咽。
有《观堂集林》、《静安文集》、《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
词集名《苕华词》,又名《人间词》、《观堂长短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曹元忠
全宋文·卷五○
曹元忠沙州节度使曹义金之子。
沙州敦煌故地,唐天宝末陷于西戎
大中五年张义潮以州归顺。
诏建沙州归义军,以义潮节度使
后梁时张氏绝后,州人推长史曹义金为帅。
义金死,子元德、元忠继立。
周显德二年元忠来朝,授本军节度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建隆三年加兼中书令自称敦煌王
开宝七、八年间卒。
事见《宋史》卷四九○《沙州传》,又参罗振玉瓜沙曹氏年表》、姜亮夫《莫高窟年表》。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昉后周至宋初 925 — 99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5—996 【介绍】: 宋深洲饶阳人字明远
后汉乾祐间进士
后周翰林学士
宋初,为中书舍人
知贡举,进《开宝通义》。
太宗时户部侍郎同修太祖实录》。
太平兴国八年,擢参知政事,拜平章事
主张与契丹修好,弭兵息民。
奉敕编修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
有文集。
全宋诗
李昉九二五~九九六),字明远深州饶阳(今属河北)人。
后汉乾祐中进士
后周,为翰林学士
入宋,加中书舍人
太祖建隆三年(九六二),罢为给事中
四年,知衡州
开宝二年(九六九),复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三年知贡举四年,拜翰林学士
太宗即位,加户部侍郎工部尚书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改文明殿学士,除参知政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东都事略》卷三二)。
端拱元年(九八八),罢为右仆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
淳化二年(九九一),复拜平章事
四年,罢守本官。
五年,以特进司空致仕。
至道二年卒,年七十二。
谥文正
宋史》卷二六五有传。
 李昉诗,今存《二李唱和集》一卷,见一九一四年罗振玉辑《宸翰楼丛书》。
今以丛书本为底本,又从《闻见录》、《诗话总龟》等书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二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25—996 字明远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
后汉乾祐中(一云天福中)举进士,先后仕后汉后周,官至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入宋,加中书舍人户部侍郎,迁工部尚书翰林承旨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拜中书侍郎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卒赠司徒谥文正
宋史》有传。
典诰命凡30余年,曾奉敕纂《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
有文集50卷行世。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2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
全唐诗补逸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
汉乾佑中举进士
周显德中仕至翰林学士
入宋,历翰林侍读学士,拜中书侍郎平章事
太宗至道二年卒,年七十二。
谥文正
补诗三首并句。
全宋文·卷四七
李昉九二五——九九六),字明远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
汉乾祐中进士,仕,官至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宋初,加中书舍人
太宗即位,加户部侍郎,迁工部尚书、兼翰林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擢参知政事,拜平章事,加中书侍郎
端拱初罢相。
淳化二年复相,四年罢。
至道二年卒,年七十二。
典诰命三十馀年,曾奉敕纂《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
文章慕白居易,浅近易晓。
宋史》卷二六五有传。
字明远
深州饶阳人
汉乾祐中进士
集贤殿修撰
周显德二年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四年史馆修撰
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入宋。
累官中书侍郎平章事
至道二年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罗庄民国 1896 — 1941
个人简介
罗庄1896-1941),字孟康浙江上虞人,罗振常之女,罗振玉侄女,师从王国维先生,有词稿《初日楼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商承祚现当代 1902 — 1991
词学图录
商承祚1902-1991字锡永号驽刚蠖公契斋
广东省番禺人
早年从罗振玉研习甲骨文字,后入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生。
毕业后曾先后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四川教育学院、重庆大学重庆女子师范大学、中山大学
有《殷虚文字类编》、《商承祚篆隶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溥叔明现当代 1906 — 1963
个人简介
溥叔明1906-1963),名惠字叔明
叔明先生在音韵学、文字学和诗词方面有专门研究,著有《周易古谊》、《蕉雪堂诗集》以及其它散篇论文。
王大叔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王大叔 大康 1797年二月—1797年二月
简介
王大叔清朝嘉庆年间反清领袖嘉庆二年(1797年)二月,趁白莲教起义时王大叔谋反,即时被清政府诛杀罗振玉《校增纪元编》。
建元大庆
傅子馀现当代 1914 — 1998
词学图录
傅子馀1914-1998号静庵
广东番禺人
移居香港,创办鸿社及《岭雅》季刊。
晚年返广州居住。
有《抱一堂集》。
个人简介
傅子馀(1914-1998),号静庵,曾任教香港广侨学院,先后创办鸿社及《岭雅》季刊,与羊城、港、澳诗苑名家,广通声气。
静庵诗稿·旧序
余始于君诗未甚奇也。
已而避乱,侨次澳门,君亦挈家至。
出所为诗读之,则轩举腾踔,体势在黄陈之间。
盖与君相违五六年,人事变亟,凡人类所遘遇之酷,超绝古始,而吾侪皆一一身及。
嗟夫,人患其有知也,其知之愈甚而自待弥高,因其自待之情,人事相接,辄不能自安。
俛仰拂戾,虽处常已难矣,况卒遘变乱,衣食劳息,不若负贩之晏晏。
性既自豪,重其困挫,而意气益孤,充愤悱之怀,而启发之机动不可抑,于是歌吟啸呼,自排自遣,自妪自煦。
其哀思所届,一以振耀于文字间,宜有过情之叹。
君幼长安乐,故前此所为诗,学焉而已。
既丁世难,人事寝切,诗乃一变再变,而身世之感有如馀赘,使读者蹙然不忍,而不知君之齿方在英年也。
夫君所不自得之情,盖将有待于知君者夫。
辛巳正月佟绍弼
桐花馆词·序一
词之乐律,入元融而为曲,嗣后所为词者,直长短句之诗耳。
世或狃于旧说,以为诗词异途,遂使词境转隘,良可叹也。
东坡稼轩之作,凡诗文所具有者,悉能达之于词。
词之领域,开拓始袤,非复专事绮筵绣幌、脂粉才情、遣兴娱宾、析酲解酝者矣。
况其忧生念乱,抚物兴怀,身世所遭,出以唱叹,命笔寓意,又何有异于诗哉。
宋词能与唐诗并称后世者,端复赖此。
有明一代,误于为艳科之说,未能尊体,陈陈相因,取材益狭,趋向如斯,道几绝。
逮及清季,国运衰微,忧患相仍,诗风大变,声气所汇,学复盛,名家迭出,此道遂尊。
言志抒情,不复以体制而局限,故鹿潭、半塘、芸阁彊村、樵风之作,托体高、取材富、寓意深、造境大、用笔重、鍊语精,赵宋而后,此为擅场。
其风骨神致,足与子尹、韬叔散原伯子、海藏诸家相颉颃,积愤放吟,固无减于诗也。
晦闻而后,诗境顿新,后学承其馀响,争以诗鸣,而傅君静庵亦以工诗称于闾里,视其所诣,盖曾取径于同光体及晦闻,而于半山、雪堂、山谷、后山、简斋放翁诸作涵咏至深,郁苍清劲,尤近黄陈。
年未三十,誉溢京华,共许必传,无须具论矣。
中以往逊于为述叔先生起而振衰,截断旁流,归于正声。
余为初恪守其师周之说,而迄无所成。
静庵论诗之要旨,从外而求,所作始稍得一己之意态,益信诗词之界,格律而外,不宜强分,如必使各具严限,则乃小道之讥恐终不免,又安得与诗同流而讽诵哉。
往者汪先生每以傅诗朱相勉,余功力尚浅,适足自惭。
是时静庵亦偶为,所作《扬州慢》、《蓦山溪》、《水龙吟》诸调,豪宕高健,亶有可观,顾以非己力之所专注。
稿皆不传,迄今又逾卅载,静庵垂垂老矣,犹羁栖海涯,以为诗之馀绪而填词,欲以广张风气,亦见其老而志未衰也。
余向兄事静庵,今承以其所著《桐花馆》属为之序,存仅五十阕,均极沉郁顿挫之致,语隽而律严,笔健而情永,虽远宗白石、梅溪、草窗、玉田而下逮清季诸老,然皆以发挥一己之情意,非句摹字拟,斤斤焉以求合于古人为工者。
况其植根于诗也深,故其发之于也,境界气象迥异常流,翘然有以自立,讵能限诸一家而于一字一语中求其擅胜者耶?
读其,使中求者之流,亦当废然知返也。
甲寅孟夏弟奂谨序
桐花馆词·序二
客次西川杜工部多悲天之语;身登北固,辛稼轩有怀古之吟。
探幽纪胜,文士风流;即事徵题,书生本色。
而况阴阳变化,天道难知;进退机微,世途莫测。
百端交感,将悬心镜于湖山;一绪萦怀,遂乞性灵于笔墨。
移宫换羽,杂徵流商,天籁自鸣,心声俱发。
故擅中散之琴者,自昔尝闻其事;而弄桓伊之笛者,于今复睹其人。
子静庵,桐花馆之主人也。
器度冲和,襟怀恬淡,沉酣旧籍,雅嗜新声。
艺宗《鬼谷》,七弦之音谱曾修;赋猎《离骚》,九畹之芳馨在抱。
用是浸淫乐府,曲度青云,驰骋文坛,辞编黄绢。
或过柳岸而轻歌,或立云峰而长啸,或吊孤坟于夜月,或泣故垒于秋风。
词成百阕,允谐四犯之声;味别五辛,不落一家之臼。
若夫北门讽咏,士岂为贫;南渡流离,人方衡虑。
三年不遇,甘抱瑟于齐门;七尺自持,耻折腰于韩邸。
意韫曲中,音传弦外。
联辞结采,虽云标帜于梅溪;剪旧裁新,尚见通灵于片玉。
其或胡马纵横,王孙落拓。
天涯梦短,凄迷则古驿云封;海外身遥,涕泪则新亭浪覆。
情非白石,迹近玉田。
沙寒雪影,设谟感厥悲凉;桐叶秋声,命意伤其沉郁。
时而徜徉云水,俯仰山河,浪跃大江,雾沉半壁。
南朝故土,曾左之所驱驰;北国平原,洪杨于焉觊觊。
矢刃交锋,玄黄流血。
干戈扰攘,难为避乱之管宁;道路呻吟,尚有倚声之杜甫
至若牝鸡报晓,鸱鸟鸣桑。
朝尊蓝面,幽少主于别宫;将授赤眉,逞佳兵于弱国。
彷徨东顾,狼狈西驰,骚客欷歔,羁人凄恻。
桐花无馆,闻歌悼宫井之魂;芸阁有词,变雅写瀛台之恨。
西山鹤梦,岁月如流;北地龟寒,古今同慨。
夫论词者,固盛于靖康北狩之前;言律者,必精于建炎南迁以后。
赋情寓物,各具春秋;抚事伤时,自成格调。
閒居斗室,横窥辞海之涯;默数群峰,直绘庐山之貌。
乃见风琴交响,伯牙移情;复闻岩壑传神,嗣宗领啸。
由南溯北,跻涉百川;自北开南,导归四渎。
或以暗香疏影争妍,或以秋树寒烟竞胜。
深宫碎玉,用代铜琶铁板之雄音;虚室韬光,尚见匣剑帏灯之孤影。
斌虽薄声华,尚怀文藻,缘思砺齿而盟樽,亦借他山以攻玉。
白诗四类,夙报微之;左赋十年,忽思元晏
才惭霞叟,追踪蜡屐之痕;学慕常州,仿印茗柯之序。
新江张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